点评专家:北京妇产医院微创中心主任 段华

 

本病例特点

 

    患者25岁,妇科检查时发现阴道畸形,遂行B超检查发现双侧宫腔回声,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中隔组织由子宫底延伸到宫颈外口。完全子宫中隔、阴道纵隔诊断成立,具备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指征,经术前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征,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检查,阴道纵隔分离术及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(trans-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,TCRS)。手术经过顺利,术后恢复好,如期出院。

 

    中隔子宫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双侧苗勒管(Mullerian duct)融合后隔膜吸收障碍造成的子宫形态学异常。根据中隔组织的形态和中隔尖端的附着位置,子宫中隔又分为不全子宫中隔和完全子宫中隔。不全子宫中隔的尖端终止在子宫内口上方,大部分子宫中隔属于该种类型;完全子宫中隔自宫底至宫颈内口或外口将子宫腔全部隔开,占子宫中隔的14%-17%,中隔尖端终止在宫颈外口,通常外观似双宫颈。

 

    TCRS是子宫腔的整复性手术,其目的是切除或分离中隔组织,恢复子宫腔的正常解剖形态。目前,在宫腔镜下进行子宫中隔切除和分离方法有多种,如高频电切割分离法、机械剪除法、光纤激光分离法等,在这些方法中只是选用的能源不同,目的都是去除中隔组织,其中以高频电为能源的宫腔镜子宫中隔分离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。由于行子宫中隔切除术的患者均有生育要求,为避免对其生育功能的影响,手术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 

1.注意对称性  组织学研究发现,中隔组织中血管的分布较与之相连的子宫肌壁明显减少。手术中无论使用环形或针状电极分离中隔组织,只要不偏离中隔组织中线,一般不会引起大量出血;偏离中隔组织的中线不仅可致术中大出血,而且损伤子宫内膜及肌壁组织,影响日后妊娠。因此,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用电极的方向,分离/切割时应紧靠中隔的中线横向左右交替操作,直到中隔基底部。
 

2.避免中隔残留或过切  对中隔基底部的处理关乎手术疗效。中隔切割过深损伤子宫底部子宫肌壁,增加出血或子宫穿孔风险;切割不足可致中隔组织残留,影响手术疗效。当作用电极分离/切割至中隔基底部时,从以下三方面把握切割深度:
(1)以双侧输卵管开口为标志,其连线与自宫底中点到输卵管开口呈15°夹角。
(2)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中隔分离/切除至宫底部时,透光试验判断分离深度。
(3)B超监护宫腔镜手术,利用膀胱与宫腔内灌流介质形成的双向透声,在超声影像图上测量宫底部厚度与子宫体部相当。腹腔镜与B超间互相比较,前者更直观,及时发现子宫不全穿孔/穿孔并进行子宫修补,避免了B超监护只能发现穿孔但不能进行修补的局限;同时,腹腔镜监护还能够进行子宫畸形的鉴别诊断,对盆腔内并存的病变进行同期处理,因此,实施子宫中隔矫治手术提倡联合腹腔镜手术。
 

3. 宫颈中隔的去留  以往对完全中隔子宫宫颈部位中隔的分离与否存有争议。理论上讲,切除宫颈部位中隔降低手术难度,特别是对于无交通的完全中隔。但是,由于中隔组织对宫颈发育的影响,切除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的宫颈中隔,可致术后宫颈管松弛,宫颈机能不全,使孕期早产的风险增加。因此,子宫完全中隔的中隔分离/切除手术应保留宫颈部中隔组织。

    中隔子宫畸形中有20%~25%合并阴道纵隔。阴道纵隔的成因是由于双侧副中肾管会合后,其纵隔未消失或未完全消失所致。阴道纵隔也完全纵隔和不全纵隔之分。完全纵隔形成双阴道,常合并双宫颈、双子宫畸形;阴道纵隔偏向一侧,形成阴道斜隔,可致同侧阴道完全闭锁,出现经血逆流形成腹部包块等。大多数阴道纵隔无临床症状,可因婚后性交困难或分娩时产程进展缓慢而被诊断。阴道纵隔常合并子宫畸形,一经确诊,应继续检查子宫发育情况;对不孕患者切除阴道纵隔可以提高受孕概率。

 

       切除阴道纵隔时,手术中应注意:细心辨认解剖,必须沿纵隔中线操作,偏离中线可能引起出血或向上损伤膀胱,向下损伤直肠;分离后的纵隔创面,可通过电凝止血,也可以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。

 

第一部分 病例介绍 http://www.chinamigyn.com/Article/dxbl/bljs/771072995.html

第二部分 诊疗经过 http://www.chinamigyn.com/Article/dxbl/zljg/772072996.html

第三部分 诊疗结果 http://www.chinamigyn.com/Article/dxbl/zhljg/787072997.html